谈谈粽子文化

 
正在载入,请稍候……

  步入六月份了,再过几天就是端午节了。传统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,虽然离端午节还有三天,但有关粽子的话题已经开始沸沸扬扬起来了。

一、粽子的演变——最早的粽子“筒粽” 

  公元前340年农历五月五日,楚国大夫屈原怀抱大石投汩罗江,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,人们便用竹筒装米,投江祭奠,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——“筒粽”的由来。 
 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、荷叶包粽子呢?《初学记》中有这样的记载:汉代建武年间,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,自称是三闾大夫(屈原的官名),对他说:“你们祭祀的东西,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,以后可用艾叶包住,将五色丝线捆好,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。”于是,人们便以“菰叶裹黍”,做成“角黍”,世代相传,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。

 二、粽子的传说

  民间有吃粽子的习惯,传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臣屈原的。
 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,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,抗击秦国,他的意见没有被采纳,反而被罢了官,发配到边远的地方。

  楚国快要灭亡时,农历五月五日这天,屈原投汨罗江自杀。 
  屈原投江后,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尸体,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。这样年复一年,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,每逢端午节那天,便把食物投到江里祭祀屈原。 

  一天晚上,有一位老人在梦里梦到屈原,就问他:“我们给您投去那么多的食物,您吃到没有?”屈原说:“你们送给我的饭,都让那些鱼虾鳖蟹吃了。”老人问“怎样才不会被他们吃掉呢?” 屈原说:“你们用竹叶把饭包起来,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,它们以为是菱角就不敢抢着吃了。” 
  第二年的端午节,人们就照着屈原说的话,向汨罗江里投下尖角粽子。可是,过了端午节后,屈原又给老人托了个梦,说:“谢谢你们给我送来了那么多粽子,我吃到了。但大多数仍是被鱼虾鳖蟹吃了。” 老人问屈原:“还有什么办法呢?” 屈原说:“送粽子的船要打扮成龙的样子,因为鱼虾鳖蟹属龙管辖,它们不敢吃龙王的东西。” 从那以后,年年端午节那天,人们划着龙船到汨罗江送粽子。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来历。

三、历史渊源

  端午节吃粽子,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。粽子,又叫"角黍"、"筒粽"。其由来已久,花样繁多。 
  据记载,早在春秋时期,用菰叶(茭白叶)包黍米成牛角状,称"角黍";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,称"筒粽"。东汉末年,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,因水中含碱,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,煮熟,成为广东碱水粽。 
  晋代,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。这时,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,还添加中药益智仁,煮熟的粽子称"益智粽"。 时人周处《岳阳风土记》记载:"俗以菰叶裹黍米,……煮之,合烂熟,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,一名粽,一名黍。"南北朝时期,出现杂粽。米中掺杂禽兽肉、板栗、红枣、赤豆等,品种增多。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。 
  到了唐代,粽子的用米,已"白莹如玉",其形状出现锥形、菱形。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"大唐粽子"。宋朝时,已有"蜜饯粽",即果品入粽。诗人苏东坡有"时于粽里见杨梅"的诗句。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,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。元、明时期,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,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,附加料已出现豆沙、猪肉、松子仁、枣子、胡桃等等,品种更加丰富多彩。

  清代乾隆皇帝,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,龙颜大喜,赞不绝口,欣然赋诗一首:“四时花竟巧,九子粽争新。”
  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,即为九只粽子连成一串,有大有小,大的在上,小的在下,形状各异,非常好看,并且用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,五彩缤纷。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,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、婆婆送给新婚儿媳的礼物等。因为“粽子”谐音“中子”,民间有吃了“粽子”能得儿子的说法。
  清代诗人吴曼云也写有一首赞美九子粽的诗:“裹就连筒米宿春,九子彩缕扎重重,青菰褪尽云肤白,笑说厨娘藕复松。”

  一直到今天,每年五月初,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、洗粽叶、包粽子,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。从馅料看,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;南方则有豆沙、鲜肉、火腿、蛋黄等多种馅料,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。吃粽子的风俗,千百年来,在中国盛行不衰,而且流传到朝鲜、日本及东南亚诸国。


本日志共2页:[1][2][全文阅读]
谷歌AD正在载入,请稍候……
点此快速转到评论处,留下您的宝贵见解吧^_^

本文如需转载,请详细注明出处,尊重版权,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,谢谢合作哦!
Google内容AD正在载入,请稍候……

相关日志
详细信息
日志搜索
推荐收藏
反向链接
本站声明

    相关日志:

     
评论: 3 | 引用: 0 | 查看次数: 12285 | 打印此页 | 关闭此页 | 返回顶部 | 直达底部
评论列表 ↓ 点击显示/隐藏3条博友们的评论
发表评论

① 若您已是本站注册用户,请填入名称和密码,发表留言后即默认登陆.
② 若您尚未在本站注册,为了保护您的发言权,建议您注册账号,进而保护您的名称在本站不被他人所占用.若未特别说明,本站原创或转载的文章,均遵循创作共用协议.^_^
③ 若您不想注册,可以只填写用户名进行发表.
④ 转载本站文章,请注明出处,或者填写文章的引用通告地址,谢谢!
⑤ 本站注册是免费,自由的,但发表 评论/留言 即默认您遵守本站用户协议.
昵 称: 要想好哦.
密 码: 游客评论不需要密码.
验证码: 刷新验证码 | 不区分大小写.
内 容:
选 项:
(发表评论后,帮点点广告,友情支持下)
虽然发表评论不用注册,但是为了保护您的发言权,建议您注册账号.
字数限制 500 字 | UBB代码 开启 | [img]标签 关闭